轻木,别名埋报(傣语),属于木棉科轻木属植物,仅有轻木一种。它原产于美洲,自然分布在墨西哥南部、西印度群岛至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等热带国家。此外,亚非地区如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加纳等国也进行了引种。
中国引种轻木的历史较早,台湾的嘉义是最早引种轻木的地区之一。随后,本园于 1962 年从古巴、1963 年从斯里兰卡及加纳等地引入了不同种源的轻木进行试种和百余亩轻木中间试验,均取得了成功。海南等地也相继引入种植。20 世纪 80 年代,云南种植了近百亩轻木,用于提供“航模”等用途。21 世纪 10 年代初期,有开发商在老挝开辟了轻木种植业。
轻木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常绿乔木,树皮光滑,呈棕褐色。其叶片为单叶互生,心状卵圆形,偶尔会出现掌状浅裂,背面多少被星状柔毛覆盖。轻木的花两性,着生于上部枝顶叶腋处;花萼呈漏斗状,顶端有 5 裂;花瓣为 5 枚,匙形,颜色为白色或黄白色;雄蕊管较长,下部细圆筒形,上部扭转呈阔漏斗状,有缕丝状花丝痕纹;子房上位,5 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花柱圆柱形,藏于雄蕊管内,柱头为 5 裂。 轻木的果实为长圆形或圆柱形,革质,果皮内被褐色或灰褐色棉状毛,室被 5 瓣裂。种子多数,倒卵形,被棉状毛,灰褐色,种皮近革质,具肉质胚乳。 西双版纳产的轻木花期为 11 月至翌年 4(5)月,但由于 11 月至次年 2 月气温较低,花朵虽然开放但无法结实。正常花期为 3-4(5)月,果熟期为 5-6 月。海南乐东轻木的花期为 2-3 月,果熟期为 4-6 月。 轻木是一种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植物,性喜高温高湿的生态条件。它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冲积土、壤质土中均能生长良好。
美洲的分布地(产地)年均温为 24-28℃,年降雨量为 1000-1570mm,但不同产地存在明显差异。绝对低温如古巴为 10℃。亚非的三处引种地年均温为 26-28.6℃(印度),年降雨量为 1270-2390mm,但三地也有差异。绝对低温如斯里兰卡为 15℃。中国的引种地年均温为 21.5-24.4℃,年降雨量约为 1560mm。1966 年,勐仑引种地的绝对低温降至 9.7℃。西双版纳勐仑引种地的主要生态因素与种源地古巴和斯里兰卡相似,尤其与古巴更为相近。尽管年均温(21.4℃)较两地低 2.6-5.6℃,降雨量分布也不均匀,但总体来说还是较为丰沛的。因此,水热条件仍在轻木生态幅的最低适应范围内。尽管 11-12 月和 1-2 月气温较低,降雨较少,以及 3-4 月天干少雨,气温较高等不利因素存在并产生影响,但轻木的生长并未失调,仍能在勐仑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表现出一定的生长节律性。在低温和干旱少雨期,植株会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在高温多雨的季节(5-10 月),植株则会迅速生长,这是轻木的最佳生长时期。然而,不同种源的轻木在生长量上仍存在一定差异。
不同种源的 2 年生轻木胸围增长量以古巴种源最高(41.4cm),依次为斯里兰卡种源(39.6cm)、加纳种源(31.8cm);干季增长量以古巴种源最高(40.0%),依次为加纳种源(38.0%)、斯里兰卡种源(27.0%);而雨季增长量则以斯里兰卡种源最高(73%),依次为加纳种源(62.0%)、古巴种源(60.0%)。显然,轻木由典型热带引入引种地后,在干季生长缓慢,这是其适应低温少雨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其全年的生长量情况仍然良好。 轻木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在果熟期采收褐色的果实,置于阳光下晒至开裂,然后除去果皮和棉状毛等杂物,即可得到净种,净度可达 95%以上。轻木种子的千粒重为 6.0-7.5(6.75)g,每千克种子约有 14 万至 16.5 万粒(海南资料)。干种子的含水量为 5%-8%。这类种子的发芽力可保存 5 年左右。若将干种置于低温(约 9℃)冰箱中密封贮藏,种子的发芽力保存期可延长至 5-8 年。 种子应及时播种,在日均 20℃的环境中,种子能够迅速发芽,发芽率可达 75%。也可将种子用 60℃的温水浸泡至自然冷却,共浸泡 24 小时后播种,历时 15-25 天,种子发芽率可达 80%以上。
在土床或沙床播种发芽的种子,在苗圃中抚育 3-5 个月,即可育成袋苗,随后可进行定植。西双版纳海拔 600m 以下的湿热地带是理想的宜作地。 轻木是典型的热带速生树种,种植后当年可长高 3-4m,3 年零 10 个月生的轻木平均株高为 15-20m,胸围为 109.9cm。 轻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种植 3-4(5)年后,当轻木的枝下高约为 3m,胸围为 30-40cm 时,即可进行采伐利用。经物理力学测试,云南地区的轻木比重约为 0.16,保持了轻木木材比重的特性(0.10-0.20)。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商品木材,物理性能良好,具有隔音隔热的特性,导热系数为 0.027,在工业上被用作特种用材。轻木的浮力较大,所制成的夹心板是航空、航海、电子、建筑冷冻车(库)、体育器材等领域的重要材料。轻木的大小侧枝、枯枝树皮可作为纸浆原料使用。种子毛、壳内棉状毛可用于制作枕头、垫褥的填充材料。在采伐轻木前的 1-2 年内,林间可间种其他热带用材树种,实施集约栽培。
轻木的适应性较强,适合在我国湿热带的低海拔地区种植,但选择适宜的种植地非常重要。轻木的抗寒能力较弱,对低温寒害特别敏感。在特殊年份,当出现 3-5℃的绝对低温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所有轻木都会被冻死。然而,不同种源的轻木对低温的反应和抗寒能力有所差异。当绝对低温为 9.2℃时(1966 年),13 个月生的轻木中,古巴种源未受到伤害,抗寒反应为 1 级 100%;加纳种源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抗寒反应为 2 级 90%;斯里兰卡种源对低温的适应性最弱,抗寒反应为 3 级 49%。因此,古巴种源的抗寒(低温)能力表现最佳。但随着轻木植株年龄的增长,其对低温的适应性会逐渐增强。在出现 7.2℃的短暂辐射低温时,3-4 年生的轻木均未出现严重影响。因此,在引种栽培轻木时,必须注重地理种源的选择,通过继续选育,有望获得更抗寒的轻木后代。